當時,家住云南石屏縣異龍湖畔冒合岳家灣村的銅匠岳富,在煉銅造器時不慎將手上的金戒指滑落于鍋爐中,氣憤之下他將鍋爐周圍放置的銀等貴重金屬全扔進鍋爐里。待氣消后,他把合金敲打成一器物在手上把玩,發現合金神奇地變成烏黑色,器物表面呈現出一些金黃色和銀白色的線條,看起來似銅非銅、似金非金、似銀非銀,這給好奇的他帶來了創作的靈感,經過無數次的配比實驗,發明了傳奇的“烏銅走銀”,后與“景泰藍”并稱“天下銅藝雙絕”。
烏銅走銀神秘的配方及制作技藝一直是由岳氏家族代代相傳,并留下祖訓“傳男不傳女,傳媳婦不傳姑娘”。烏銅走銀獨特、低調、貴氣的個性深得人們的喜愛,成為達官貴人、文人墨客和官宦子弟爭相追捧的文玩物件,到清末民初達到鼎盛,那時大家都為擁有一件烏銅走銀感到無比尊貴。著名學者袁嘉谷在《異龍湖歌》中有“器精稱烏銅”的稱頌詩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