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丑· 天上滿月 人間團圓
正月是農歷的元月,古人稱夜為“宵”,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。
元宵節,又稱上元節、小正月、元夕或燈節。作為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后一個重要節令,元宵節也是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。
宋代筆記《東京夢華錄》、《武林舊事》《夢梁錄》和宋詞里都有描寫,其中最出名的,當數南宋辛棄疾的那句:“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,燈火闌珊處。”從古自今,每一年的正月十五,大家在這一天的晚上賞月、觀燈,極盡快樂,昆明亦如此。
除了吃元宵,賞月,看花燈,猜燈謎,老昆明人過元宵節,是要過三天的——正月十三、十四、十五三天。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,這三天的白天,海源寺、正覺寺、玉皇閣都有廟會。其中以玉皇閣最熱鬧。
這里說的玉皇閣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西山區谷律那個玉皇閣。這座玉皇閣在城南的鳳翥村,位置相當于現在昆明火車站附近。
上世紀六十年代,建設昆明火車站時,玉皇閣、鳳翥村就被拆除了,一點痕跡也沒有留下。正覺寺更是如此。
玉皇閣的廟會在正月十五,是三個地方的廟會中最為熱鬧的一處。這一天,四鄉八縣的人都集中到這里趕廟會。幾乎每個村子都有舞獅隊,有的村子還有雜技隊,花燈隊、滇戲隊、曲劇等,一同前來。
在等候進入玉皇閣時,就在玉皇閣前的廣場上表演雜技、唱燈、唱戲、舞獅。進入玉皇閣的舞獅,稱之為“獅子斗幡”。民間則說“獅子耍龍燈”。所以老昆明人都說:“走,到玉皇閣看獅子耍龍燈”。
燒大香則是在正覺寺,由于制作工藝的限制,那時的大香,不過手臂粗細,長度頂多也就是2米左右。大蠟燭則要大得多,其直徑可以達到2米,連續燒,可以點到四至五天。
那時,海源寺內有一株高大的玉蘭花,正月里,這株玉蘭開得茂盛,再加以滿院山茶花,爭奇斗艷,自有一番風雅。
元宵節過完,年就算是真正地過完了。在這一年中這段過得最長、最慢、也是最熱鬧、喜慶、歡樂的日子里,傳統習俗就是這樣地從古至今、代代相傳。時代在變,地貌在變,不變的是這些安放在統習俗里,恒久相傳的,希望日子一年比一年好,一歲比一歲安康的新年美好祝愿。